查看原文
其他

港媒看合肥 | 这回为什么又是合肥?


编者按

近日,“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出炉,合肥仅次于上海、北京,继去年成为“黑马”首入榜单以来,今年再度成为第三名。不久前,合肥还上榜全国美好生活城市。荣誉接踵而至,不禁让人好奇,为何又是合肥?4月16日,《香港经济导报》推出栏目《合肥观察之三:这回为什么又是合肥?》,详细解读了合肥荣誉背后的密码。


4月14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开幕。 在大会的深圳论坛上,2018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揭晓。上海、北京、合肥、杭州、深圳、苏州、青岛、天津、西安和武汉位列前十。上海北京合肥再夺前三。

巧合的是,不久前,央视财经《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8-2019)》面向10万中国家庭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通过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环境五个维度的37项指标对全国百姓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打分结果70到100区间算为高分段。 调查结果显示,合肥市美好生活指数为112.10,高于全国平均美好生活指数102.75。 合肥的美好生活指数在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排名前十。 与合肥一起成功上榜美好生活城市的还有南京、长沙、广州、昆明、呼和浩特、重庆、海口、郑州、银川。

更巧合的是,我国的“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也占有“一席”。 或许,许多人并不知道,我国的“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底分佈在哪三大城市? 资料显示,2017年1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合肥科学中心”)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 至此,安徽合肥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成为中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那么为什么又是合肥? 真的有这么“巧合”吗? 有哲人说,这样的“巧合”,一定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世界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够极大提升这个城市的人文环境,还能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时也能够让城市传统落后工业逐步退出,使得这个城市对各类人才(当然包括外籍人才)更具吸引力。

研究表明,合肥科学中心获批两年来,安徽省认真落实中央战略决策,放百年眼光,集全省之力,统筹项目建设、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著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科学中心,取得一系列创新发展成果。


成果一:形成一批引领性项目成果

(合肥夜景)

争创国家实验室有序推进。 将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安徽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建设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作为争创国家实验室承载主体,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 组建量子信息科学产业发展基金,加快量子科学及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首期20亿元基金已经设立。 聚焦先进核能、煤炭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向,深入谋划省能源实验室组建方案。 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加速显现。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工程正式开工。 合肥先进光源预研稳步推进。 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强光磁综合集成装置预研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国家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安徽对应的合肥运行管控中心和合肥一级核心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实现1亿度等离子体运行。 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实现恒流运行,性能达到国际三代光源先进水平。 稳态强磁场装置磁场强度再创新高,达42.9T。 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加紧布局。 首批国家研究中心之一——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启动建设。 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已投入运行。 天地信息网络(安徽)研究院正式揭牌。 科大讯飞入选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加快建设。 中国科大高新园区一期建设已全面开工。


成果二:形成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等三大科学目标。 实现洲际量子视频保密通信。 利用量子纠缠的内禀随机性,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 研制成功高通量脑图谱成像设备、实现“存算一体”的低功耗混合神经元芯片。 自主研发具有国际上最高角度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离子成像装置,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 发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的新型催化机制。 攻克系列铅基堆核心技术。 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以激酶为靶点的全细胞筛选库。 发现参与日光照射改善学习记忆的脑内谷氨酸合成新通路及相关神经环路机制,入选中国2018年生命科学10大科技进展。 大气环境三台载荷搭载“高分五号”实现在轨运行,使我国首次观测获取了全球二氧化氮、臭氧柱浓度分布图。


成果三:形成一批突破性产业成果

在实现科学目标的同时,合肥科学中心也产生了一批重大原创性产业成果。 我们已系统梳理出173项,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别。 目前,各市和开发区根据成果目录,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对接,将进一步加快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成果四:科技创新提升了发展高度

(滨湖科学城)

合肥聚焦“四个一”创新平台,扎实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拉开滨湖科学城建设框架,在大装置集聚、大工程建设、大平台拓展上加力突破。 大装置集聚,持续提升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现有大科学装置功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园区工程顺利开工,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正式成立,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预研有序推进。 大工程建设,量子创新院、中科大高新园区全面建设,安徽创新馆、离子医学中心、类脑实验室、中国声谷等标志性项目有序推进。 大平台拓展,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合作,聚力支持清华公共安全院二期、合肥北航科学城、合工大智能院等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积极推动中科大先研院等完善成果转化和市场化运营机制。 合肥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24%、居省会城市第2,主要创新指标均位居省会城市前七,合肥入选全球科研城市50强。


成果五:产业创新夯实了发展厚度

(京东方)

合肥坚持以产业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合肥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实现了革命性变化。 战新产业集聚壮大,战新产业年均增长近30%,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6.9%。 新型显示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京东方10.5代线正式量产,站上平板显示产业全球制高点;集成电路年复合增长率居全国前列,驱动芯片实现“合肥造”;智能语音基地入列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科大讯飞中文语音市场份额全国第一, 华米智能手环出货量全球第一;现代服务业提速增量,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50%,现代服务业增长快于生产总值,多业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加速壮大。


成果六: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发展宽度

(巢湖湿地)

合肥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优势,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积极融入全球开放体系。 完善开放平台功能,“四港三区一平台”八大开放平台作用更加突出,去年,合肥中欧班列开行182列、增长1.6倍;水运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万标箱。 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促进互联互通、强化产业协同、深化创新协作、构建统一市场、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协调机制等方面主动作为、积极融入。 特别是加入G60科创走廊,共同发布《松江宣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达成战略合作,积极培育优质科创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积极推进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都市圈七城市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41%和43%,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占比达到57.9%、55.7%。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圆满举办首届世界制造业大会和2018国际徽商大会等重要展会。


成果七:彰显了改善民生的温度

合肥坚持民生至上,围绕“七有”要求,实打实办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全面提升教育、文化、卫生、养老、就业、住房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五年,累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60多所、中小学180多所,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万人,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近20万套,实施城中村、危旧房改造项目超过800个,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连续三次捧得“长安杯 ”,合肥人的安全感、幸福感节节攀升。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往期精选

全国第三!合肥竟如此受外籍人士青睐!

合肥又一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名单公布,有你的老师吗?

新变化!合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重大投资

重磅!安徽创新馆4月24日开馆

中央扫黑除恶第14督导组分赴合肥等六市开展第一轮下沉督导


主办: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安徽新媒体集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